绘画是无声的诗,诗是有声的绘画。
近日,一个题为“新诗吟未了:邵仄炯在松荫里”的画展在武康路上的“松荫里”举行,展出了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、画家邵仄炯的30件新作。这些作品的灵感大都来自新诗。
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《山中》《沙扬娜拉》、林徽因的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《山中一个夏夜》……融化于邵仄炯的笔墨间,再加上周克希、陆灏等人的题签,演绎了一首首诗、画、书的“三重奏”。
徐志摩、林徽因诗中的桥、塔、树……在邵仄炯的笔下是一幅幅浪漫的景观。而吴湖帆、陆小曼的诗则化为古典的山水图式。对于邵洵美的诗,画家大胆采用了抽象的表现手法。
近年来,邵仄炯一直在探索中国画的新表达。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,他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美彩实验,比如应用丙烯、色粉等,这些综合材料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性。
“五四运动之后兴起的新诗是文学界中西融合的产物,而我在呈现中国画传统趣味的同时,应用西洋画的材料,也是一种中西融合的探索。”邵仄炯说。
《邵洵美〈季候〉诗意》系列是这批作品中最具有抽象意味的,邵洵美的诗里也不乏抽象化的表达:
“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,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晨。
再见你时你给我你的话,说不出的是炽烈的火夏。
三次见你你给我你的手,里面藏着个叶落的深秋。
最后见你是我做的短梦,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。”
邵仄炯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所作的四幅画呈现出四种色调,色、粉、墨、水,自然地在纸上交融叠加,灵动又激越。
“我所表达的抽象并不是纯粹的抽象,或者西方的几何抽象,而是一种带有中国审美的抽象,同时也是笔意书写的表达。表现冬季的那幅作品,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。”
邵仄炯告诉记者:“总的来说,我并不是一个以文本为创作基础的画家。我所画的山水,实际上是一种虚像。我想借由这次展览向观众呈现的,是我的绘画方式和绘画语言,以及对多样绘画媒材的探索。我希望打破格律,实现更真实自由的表达。”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对于大数据存储公司来说,磁带存储从未消失过,据专业磁带公司LT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!,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“...
,日本首个商业登月于今年4月宣布失败,美国宇航局的月球轨道飞行器...
,机械革命今日推出新款蛟龙16S笔记本,配备AMD最新R7784...
今年5月是第三个ldquo;民法典宣传月rdquo;,为进一步加...
5月21日早上6时,随着抢修总指挥的一声令下,银河财智中心按时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