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全国已收获小麦1.48亿亩,进度过四成,夏种夏管也正同步展开。在田间地头,各地也在向科技要产能,助力全年粮食丰收。戳视频,一起解锁农业现代化里的丰收密码
数字气象让三夏更“聪明”
今年,各小麦主产区通过构建“空天地”气象监测网络,精准预判天气、抢抓收获“窗口期”,提高麦收速度。当记者来到安徽省气象局时,正赶上气象和农业农村部门在召开线上农情调度会,大家正在讨论近期的降雨过程。
安徽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琚书存:我们提前5天制作了基于县域精细化的农机适宜度收获的服务产品,为农机手跨区作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决策依据。
| --> |
那么,精准的农业气象预报是如何实现的呢?工作人员介绍,安徽全省已布设了65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和85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。通过平台算法,这些站点收集的气象数据与农田监测数据深度融合,每天生成包括夏收适宜度预报、干热风风险等级在内的十多种数字化农事指导产品,预报精度可达一公里范围。
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:在合肥肥东县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,平台上的监测数据就是通过气象设备进行收集的,相较于普通的气象监测站,它增加了对水田环境、土壤温度湿度、作物长势和光合作用等数据的监测。
正是基于精准的气象预报,安徽全省组织“北机南下”加快雨前抢收,同时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准备雨后抢收,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到手。
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局副局长 汪振乾:我们今年的进度比去年快近40个百分点,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小麦的成熟期相对提前,我们也根据气象情况引导各地抢收快收。
无人机送秧苗
科技范儿助力水稻插秧
而在吉林水稻主产区梅河口,今年当地采用空中运送秧苗的方式,让无人机化身“空中快递员”。
无人机通过锁链将50多公斤秧苗从运苗车上稳稳吊起,随后迅速、精准地将秧苗盘抛落到指定位置上,这一操作有效避免了人工往返取苗、插秧机等苗的时间损耗。
AI赋能智慧田管
科学指导精准种田
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农田也变得更加“智慧”。在湖北宜昌,农民通过一部手机,巡田有智能“管家”,种植有科学指导,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,让农民种田不再“看天吃饭”。当地农业服务公司开发的智慧农业软件里,汇集农场遥感、精准气象、病虫测报等功能,利用各种大数据指导农民科学种田。
湖北枝江问安镇万水桥二组村民 王开兵:坐在家里就能看,有什么问题手机上就提醒我们了,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自己抽时间到有问题的地方看一下,觉得拿不准的就请教下农艺师,方便多了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存储“老将”磁带还能再战:2022年出货量增长0
,对于大数据存储公司来说,磁带存储从未消失过,据专业磁带公司LT...
小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测量专利公布:避免不同终
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!,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“...
美国宇航局发现日本HAKUTO-RMission
,日本首个商业登月于今年4月宣布失败,美国宇航局的月球轨道飞行器...
机械革命推出新款蛟龙16S笔记本:R77840H
,机械革命今日推出新款蛟龙16S笔记本,配备AMD最新R7784...
农发行剑阁县支行扎实开展“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”
今年5月是第三个ldquo;民法典宣传月rdquo;,为进一步加...
大唐兴源物业:8小时连夜抢修作业守护大厦设备安全
5月21日早上6时,随着抢修总指挥的一声令下,银河财智中心按时恢...